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国际动态
首页
多伦会盟前喀尔喀增设扎萨克考
日期:2020-09-30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中国蒙古学学会 点击量:13


清朝在喀尔喀设“八扎萨克”以及推行盟旗制度方面的研究,近年取得很大进展。而对多伦会盟前增设扎萨克问题仍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拟对此予以考察,提出浅见。



顺治十二年,喀尔喀与清朝经过腾机思叛逃事件交恶之后,关系得以改善,喀尔喀左、右翼汗、台吉遣使清朝,接受了清廷“来文称奏”,派遣台吉来盟誓,献九白之贡的要求,与清朝建立了朝贡贸易关系。


“初定例,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车臣汗、丹津喇嘛、墨尔根诺颜、毕席勒尔图汗、鲁卜藏诺颜、车臣济农、坤都伦陀音此八扎萨克,每岁进贡白驼各一、白马各八,谓之九白年贡。我朝赏每札萨克银茶桶各一,重三十两,银盆各一,缎各三十、青布各七十以答之” 。


顺治十七年,清廷改定,喀尔喀三汗贡九白,其余管旗汗、贝勒及台吉、为首大臣、喇嘛等许来京进贡,小台吉和喇嘛不许入境,只准 在归化城贸易。明代漠南蒙古土默特部俺答封贡时,明朝授予其“顺义王”号及印敕,而清朝没有给喀尔喀八位首领授予名号、印敕,称其八位汗、台吉为“扎萨克”。


袁森坡认为“喀尔喀南迁前扎萨克是虚号、荣衔;多伦会盟后任命的扎萨克,是清朝一旗之长。” 冈洋树认为八扎萨克只代表了喀尔喀八位首领,是与清朝交涉的代表者,是清廷承认喀尔喀原八位“为首贝勒”原有势力权利分配的作法。在喀尔喀封授的八扎萨克只是区分喀尔喀既存王族,而非对喀尔喀统治构造进行再编或加以新统治秩序。他们都认为“八扎萨克”与清朝外藩扎萨克性质不同。乌云毕力格指出扎萨克是喀尔喀部原有的职衔,最早见于《白桦法典》1596年法规中,喀尔喀三汗不在扎萨克之列,清廷将三汗亦泛称扎萨克,不加区别,意在削弱汗的地位。“扎萨克”作为蒙古的职衔,在漠南蒙古亦然,最早见于1629年清朝档案文书,后来清朝设扎萨克旗时仍予沿用,不是清朝封授的荣衔或虚号。“八扎萨克”代表了格埒森扎五个儿子的后裔。格埒森扎“析众万余为七旗,授子七人领之。分左、右翼。” 第六子无嗣,其余六子后裔掌管喀尔喀部众。


左翼


由格埒森扎第三子诺诺和卫征及第五子阿敏都喇勒后裔掌管。


诺诺和卫征长子阿巴岱,号斡齐赉赛因汗,自其孙衮布始号土谢图汗


诺诺和卫征次子阿布瑚,号墨尔根诺颜


诺诺和卫征第三子图蒙肯,号昆都伦诺颜,其子丹津喇嘛,号诺门汗。


阿敏都喇勒子谟啰贝玛,生子硕垒,始号车臣汗,子巴布。


右翼


由格埒森扎长子、次子、第四子、第七子后裔掌管。


格埒森扎长子阿什海达尔汉珲台吉,二子,长子巴延达喇,子赉瑚尔汗。


赉瑚尔汗长子扎萨克图汗素巴第,其长子毕席勒尔图汗


赉瑚尔汗次子乌巴岱达尔玛什哩台吉,其长子卓特巴达尔玛什哩


次子图门达喇岱青,子硕垒乌巴什,号珲台吉,子俄布木额尔德尼,其子罗卜藏台吉


格埒森扎次子诺颜泰哈坦巴图尔,生子土伯特哈坦巴图尔,子二,长崆奎,号车臣济农,


崆奎车臣济农长子策璘楚虎尔,生多尔济,袭车臣济农号


崆奎车臣济农第五子济农陀音,生萨玛第,号额尔德尼济农


格埒森扎第四子德勒登昆都伦,生锺图岱,号巴图尔,子丹巴号昆都伦陀音


格埒森扎第七子鄂托欢诺颜后裔(额尔克济农)。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廷的注意力转向西北边疆。康熙二十一年七月,清朝派遣使者赏赐厄鲁特和喀尔喀两部首领。准噶尔部赏赐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一人,而喀尔喀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不计外,有十人,见下表。


顺治年间的八扎萨克及康熙年间的两次遣使



顺治十二年八扎萨克

康熙二十一年

康熙二十五年



左翼


土谢图汗

土谢图汗

土谢图汗

车臣汗

车臣汗

车臣汗

丹津喇嘛

额尔克戴青台吉

信顺厄尔克戴青

墨尔根诺颜

墨尔根台吉

墨尔根济农



右翼


毕席勒尔图汗

扎萨克图汗

扎萨克图汗

车臣济农

额尔德尼济农(取代车臣济农)

额尔德尼济农盆楚克拉卜坦

坤都伦陀音

色冷阿海台吉

色冷阿海台吉

鲁卜藏诺颜

罗卜藏台吉(由阿海戴青替代)

遵义盆楚克台吉


达尔玛希里台吉

达尔玛希礼(里)



额尔克济农


原表请参见前引冈洋树文,稍有改动。


据上表左翼四扎萨克没有变化,右翼有变化,这是康熙元年和托辉特部罗卜藏台吉杀死扎萨克图汗后引起内讧所至。罗卜藏逃往厄鲁特部后,康熙九年由同部阿海戴青(阿海岱青)贡九白。康熙十九年,额尔德尼济农孙萨玛第替代车臣济农多尔济为扎萨克。另增两人,即达尔玛什哩台吉和额尔克济农。冈洋树认为此二人不是与八扎萨克同列的大扎萨克,有可能是某翼首领,因为喀尔喀右翼属民居住分散,清朝派使臣于此二人。袁森坡文中未提及额尔克济农。阿海戴青与土谢图汗共同驱逐罗卜藏台吉,扶立扎萨克图汗成衮有功而增入。达尔玛什哩台吉亦因参与平定罗卜藏之乱而增设为扎萨克。清廷于康熙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两次遣使和赏赐达尔玛什哩。额尔克济农,即额尔克卫征,格埒森扎第七子鄂托欢诺颜后裔,乌梁海部首领,顺治年间设八扎萨克时,因游牧于巴尔喀什湖(bars kül)一带,路途遥远未至而不获封。据其奏文,于虎年(康熙十三年)正月与达尔玛什哩同时被授予扎萨克,获赏赐,登记在册。康熙二十五年,清朝遣使额尔克卫征。此二人很早被授予扎萨克进年贡(一般称贡九白,顺治十七年规定只有三汗贡九白,后增加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喀尔喀右翼由于内讧原势力格局发生变化,有些部落被兼并或衰落,有些迁移它处,清朝在右翼无法实行四扎萨克朝贡体制,故允许部分实力派人物朝贡,亦称扎萨克。



喀尔喀“扎萨克”须获得清廷认可,但首先要得到达赖喇嘛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举荐,左右翼两汗、诸扎萨克诺颜的承认,即所谓“须喀尔喀通国保奏授为扎萨克”。例如: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昆都伦诺颜衮布台吉以喀尔喀封其为扎萨克奏报清朝,清内阁收此信于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其信中称:


kündüleng-tü dalai blam-a-yin qayira jarliγ. rjebjun damba qutuγ-tu doloγan qosiγu ni qoyar qaγan ekilen bügüde-dü namai qayiralan tuqai gegsen jarliγ-iyer bügüd qayiralaba. nigen jasaγ bolγaba.


“奉达赖喇嘛恩敕,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七旗两汗为首全部诺颜赐予昆都伦恩惠,使其成为扎萨克之一”。


昆都伦诺颜还以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敕文和达赖喇嘛的敕文内容展示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二月,扎萨克图汗又奏请封其族人根敦岱青为扎萨克,给康熙帝奏文如下:


degere ejen qaγan-u gegen-e: erdeni jasaγtu qaγan-i ayiladqal-un učir, ene gendün dayičing-yin učir anu: töröl dotor-a oyir-a töröl boloγad. basa mön ende sayi sayiqan šasin törö-e-yin üyile-dü jüdgüjü(jidküjü) yabuγad. qutuγuyid-un noyan-un yeke ni ene bile: baseču mani ečige jasaγ-tu sečin qaγan ene učir-i yi deger-e ejen-i gegen-dü ayiladqaji jasaγ-tu oroγulumu geji ayiladqan geji jöbleji bayitala eyimi bolba. edüge čigi bolba bi ejen-i gegen-du ayiladqanam: bičig-ün beleg-dü qoyar mori.


“上额真汗明鉴:额尔德尼扎萨克图汗奏闻事:此根敦岱青之事,在亲戚中是近亲,在这里很好地为政教事业出力,作出贡献,又是和托辉特诺颜中的大者。吾父扎萨克图车臣汗本欲向上奏闻,使其入于扎萨克之列,父亲去世,故由我奏闻于额真。致书礼马两匹。”


康熙二十一年七月,清朝遣使赏赐喀尔喀诸“扎萨克“返回之后,喀尔喀在本部获“扎萨克”职衔者纷纷遣使清朝,请求承认其为进年贡的扎萨克。



康熙二十五年八月,达赖喇嘛使者噶尔丹锡勒图、清朝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与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召集喀尔喀三部汗、台吉在库伦伯勒齐尔地方集会审断两翼纠纷案件,调节两部关系。会盟的另一项内容是重新指定喀尔喀大、小扎萨克据《王公表传》记载,增设了左翼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长子噶勒丹多尔济、察珲多尔济弟西第什里巴图尔、赛音诺颜部昆都伦博硕克图衮布,右翼和托辉特部根敦岱青等四人为扎萨克。其实不止四人,据左、右翼两汗所奏名单,有二十几人,其奏文如下:


ülemji örösiyenggüi manjusiri degedü yeke boγda qaγan-u gegen-e ayiladqal-un učir: jasaγ-ud-un tulada urid čögen tulada naiman jasaγ bülüge. edüge degedüs-ün küčüber olan örgün (örgen)boloγsan tulada čaγ gi-yin jišaγ-a čaγan mori temege ergüji bayiqu jasaγ-ud-un yamu toγan-i učir γurban qaγan-i tanda ayiladqu bayinam. dumdadu üy-e-dü erke dayičing noyan, mergen qung tayiji. jinüng, sečen qung tayiji, erdeni qung tayiji, qaγučin jasaγ-ud ene: basa jasaγ-ud . darmasiri qung tayiji, jinüng. erke qung tayiji. üyijing qadan baγaturgaldan daičing qung taiji. bandi dayičing qung tayiji. qutuγuyid qoyar qung tayiji-yin nigen-i arbdan yeldeng qung tayiji. erke üyijing. baγatur qung tayiji. darqan qung tayiji. čing qung tayiji. dayičing noyan. erke qung tayiji. bandida erdeni. dayun qung tayiji. bošoγ-tu kündele. dayičing qosiγuči. üyijing noyan. dayičing čükükür. ede-i qoyar qaγan ekilen doloγan qosiγu-bar jüb kigsen-nü belge wačirai tüsiyetü qaγan-u tamaγ-a. erdeni jasaγ-tu qaγan-u tamaγ-a::


“永远宽厚仁慈的满珠习礼圣上大博格达汗明鉴:奏闻事,为扎萨克等事。早期,人众少,故有八扎萨克。现在以圣上之力,人众繁多,因此为年贡白马、白驼之扎萨克等官职数额事,三汗向您奏闻。中期,有额尔克岱青诺颜、墨尔根珲台吉、济农、车臣珲台吉、额尔德尼珲台吉,这些是旧扎萨克。又有(小)扎萨克达尔玛什哩珲台吉、济农、额尔克珲台吉、卫征哈坦巴图尔、噶勒丹岱青珲台吉、班第岱青珲台吉、和托辉特的两个珲台吉的一个阿拉布坦依尔登珲台吉,额尔克卫征、巴图尔珲台吉、达尔罕珲台吉、沁珲台吉、岱青诺颜、额尔克珲台吉,班第达额尔德尼、达云珲台吉、博硕克图昆都伦、岱青和硕齐、卫征诺颜、岱青楚琥尔等,以两汗为首七和硕一致同意他们为扎萨克的印信,瓦齐尔土谢图汗之印、额尔德尼扎萨克图汗之印。”


此抄件无日期,清内阁收于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名单中除五个旧扎萨克以外都是新扎萨克,满文抄件于新扎萨克前加了ajige” (小)一字,把所有“珲台吉”都记为台吉。名单中不包括三个汗,五个旧扎萨克为:额尔克岱青诺颜(善巴)、墨尔根珲台吉(土谢图汗部墨尔根诺颜之孙固噜什喜)、济农(扎萨克图汗部额尔德尼济农萨玛第)、车臣珲台吉(扎萨克图汗部多尔济,曾号车臣济农)、额尔德尼珲台吉(车臣汗部车凌达什,车臣汗乌默克族祖)。未提及原右翼四扎萨克的昆都伦陀音和遵义彭楚克台吉。


其余(小)扎萨克有达尔玛什哩珲台吉(扎萨克图汗部卓特巴)、济农(车臣汗部车臣济农车布登)、额尔克珲台吉(色凌达什,车臣汗硕垒第三子拉布哩孙)、卫征哈坦巴图尔(额尔济根左翼)噶勒丹岱青珲台吉、(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长子)、班第达岱青珲台吉(右翼乌梁海部谟卓哩克图珲台吉)、和托辉特的两个珲台吉之一阿拉布坦依尔登珲台吉(应为多尔济岱珲台吉子)、额尔克卫征(右翼乌梁海的额尔克卫征诺颜)、巴图尔珲台吉(土谢图汗弟西第什里)、达尔罕珲台吉(土谢图汗从弟巴郎)、沁珲台吉(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从子车木楚克纳木扎勒)、岱青诺颜(根敦岱青)、额尔克珲台吉(祖固鲁诺木齐,为车臣济农崆奎第三子,生子博托果,号额尔克诺颜)、班第达额尔德尼(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孙,父班第达额尔德尼纳木扎勒,子班珠尔多尔济)、达云珲台吉、博硕克图昆都伦(衮布,亦称达赖楚琥尔)、岱青和硕齐、卫征诺颜(济雅克,为赛音诺颜图蒙肯第五子,号伟征诺颜,阿玉什继之)、岱青楚琥尔(赛音诺颜部本塔尔,号岱青楚琥尔诺颜)等。计旧扎萨克五人、新(小)扎萨克十九人,共计二十四人。


增设扎萨克统计表


时间

左翼

右翼

部落

土谢图汗部

赛音诺颜部

车臣汗部

扎萨克图汗部

旧扎萨克

墨尔根珲台吉

额尔克岱青诺颜


额尔德尼珲台吉




额尔德尼济农萨玛第


车臣珲台吉


新扎萨克


噶勒丹岱青珲台吉


巴图尔珲台吉


达尔罕珲台吉


沁珲台吉


班第达额尔德尼


岱青楚琥尔




博硕克图昆都伦


岱青和硕齐


卫征诺颜


达云珲台吉



济农(车臣济农)


额尔克珲台吉



达尔玛什哩珲台吉


卫征哈坦巴图尔


岱青诺颜根敦


额尔克珲台吉


班第达岱青珲台吉


阿拉布坦依尔登珲台吉


额尔克卫征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达尔玛什哩奏称自己原为大扎萨克,现在被改为小扎萨克了,赛音诺颜部诺门汗之子岱青和硕齐亦奏称自已应继承父号,奏请升为大扎萨克,独自贡九白。由此推知,两汗奏报的名单应为康熙二十五年库伦伯勒齐尔会议期间议定的。左右翼两汗盖印代表了全体喀尔喀,车臣汗未参加会议,由其长子阿喇布坦伊勒登与会,且车臣汗当时附属于土谢图汗。喀尔喀各部台吉为获得独自与清朝朝贡贸易权利,争先恐后地奏请成为扎萨克。《表传》记:“初所部台吉之得贡九白者,皆授扎萨克”。 袁森坡据《表传》指出,顺治十三年至康熙二十四年所封旧扎萨克有六人,即阿海岱青、车凌达什父额尔德尼珲台吉、丹津额尔德尼、锡纳喇克萨特、扎木延、罗卜藏等。其中阿海岱青、额尔德尼珲台吉、丹津额尔德尼三人见于两汗所奏名单。其余三位不见于名单,应为赛音诺颜部小扎萨克。


在库伦伯勒齐尔会盟期间增设大小扎萨克应获得了清廷允准,清廷于康熙二十一年遣使喀尔喀就散布重新指定扎萨克的消息,以吸引诸部台吉积极参与由清朝主导的会盟。扎萨克人选是由喀尔喀三汗为首诸诺颜商议决定的。在乌梁海额尔克卫征、土谢图汗第三子班第达额尔德尼、额尔德尼哈坦巴图尔、岱青楚琥等人的奏文中均提及是在虎年(即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即库伦伯勒齐尔会盟之年选任扎萨克和被授予扎萨克。康熙二十八年十月重新设扎萨克时亦提及“旧扎萨克俱未至”(见下文)。库伦伯勒齐尔会盟不久,这些扎萨克未及朝贡,喀尔喀再次内讧,被准噶尔击败。康熙二十七年,车臣汗部归附清朝,由于车臣汗乌默客年幼,清朝授予其属下六人济农号,协助管理部众。六济农中车臣济农车布登和达赖济农阿南达、布达扎布被授予扎萨克。清廷直接封立车臣汗,任命其属下扎萨克,开始干预其内政,不过六济农和扎萨克仍沿袭旧例,不是外藩盟旗的扎萨克。


康熙二十八年十月,清廷开始在喀尔喀编佐领,设扎萨克,推行盟旗制度。“四十九旗”例编设,清朝直接任命扎萨克。此次没有在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墨尔根济农、罗卜藏台吉等人部众编旗,仅在车臣汗部及土谢图汗部内信顺额尔克戴青善巴的下属敖巴额尔克阿海台吉,及右翼白苏特察罕巴尔、车臣台吉、额尔德尼哈滩巴图尔台吉等所属部众编佐领,授予扎萨克。有些部众因扎萨克俱未到,各随彼所愿归旗分收附,俟扎萨克到日再议”。有些则增设扎萨克,自行管理。如“右翼扎萨克察罕巴尔、额尔德尼哈滩巴图尔、车臣台吉等,其旧扎萨克未到,伊等事件,即令伊等自行完结。康熙二十九年夏,因噶尔丹入侵漠南暂停编旗。康熙三十年多伦会盟后继续编旗,授予清朝封爵,颁发印敕。至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共编设三十六旗。在库伦伯勒齐尔会盟时所授“旧扎萨克”多被重新任命为扎萨克,有些在战乱中投附准噶尔或亡故。


综上所述,顺治年间,清廷承认喀尔喀八位首领为扎萨克,作为本部朝贡贸易的代表,进年贡与清朝贸易。康熙元年,喀尔喀右翼发生内讧,其势力格局发生变化,扎萨克出现替换和增加。康熙二十一年后,喀尔喀三部获悉清廷欲改变指定扎萨克的规定,增设扎萨克,纷纷向清廷举荐扎萨克。库伦伯勒齐尔会盟时清廷为拉拢喀尔喀,扩大了授予范围,土谢图汗和扎萨克图汗奏报了二十四个扎萨克。康熙二十七年车臣汗部南来之后,又增设三个扎萨克。自康熙二十八年十月开始,清朝在喀尔喀编设佐领,重设扎萨克,推行盟旗制度。此后所封扎萨克为清朝外藩扎萨克。此前清廷广泛指定扎萨克的措施,为日后在喀尔喀众封多建,设八十六旗奠定了基础。



袁森坡:《喀尔喀蒙古扎萨克的设置与演变》,《清史研究通讯》,1988年第2期,第1-10页;冈洋树:《关于清朝和喀尔喀“八扎萨克”》(日文),《东洋史研究》第52卷第2号,1993年,第227-253页;冈洋树《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研究》(日文),东方书店,2007年,第75-90页。乌云毕力格:《1655年以前的喀尔喀扎萨克问题》,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utatae No: , Executive Editor B.Oyunbilig,Tokyo, 2011, P.137-151.


拙文《略论清太宗、世祖对喀尔喀的招抚政策》,《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第62页。


《清世祖实录》卷九五,顺治十二年十一月辛丑条,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清世祖实录》卷一四三,顺治十七年十二月己亥条。


顺治十八年,清朝给丹津喇嘛印敕,赐号“遵文顺义”,康熙六年其孙善巴嗣扎萨克,“赐信顺额尔克岱青号”;康熙十三年,赐右翼阿海岱青台吉敕印。见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以下简称《王公表传》)卷六九《喀尔喀赛音诺颜部总传》,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4页;卷六九《扎萨克和硕亲王善巴列传》,第475页;卷六六《扎萨克一等台吉额尔德尼衮布列传》,第457页。这两个扎萨克获封号是特例


袁森坡上揭文,第5页。


上揭冈洋树书,第87-88页。


乌云毕力格上揭论文,P.149-151.


拙著:《清代蒙古史论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446页。


冈洋树论文,第92-93页,见附表。


《王公表传》卷四五,《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总传》,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4页。《王公表传》中无第六子。


《阿萨喇克其史》记第五子达绝嗣,余六子,见乌云毕力格著:《阿萨喇克其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40页。


《王公表传》卷四五《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总传》,第334页,卷六九《喀尔喀赛音诺颜部总传》,第473页。


《王公表传》卷五三《喀尔喀车臣汗部传》,第382页。


《王公表传》卷六一《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部总传》,第424页;卷六八《扎萨克一等台吉诺尔布列传》,第469页。


《王公表传》卷六六,《扎萨克一等台吉额尔德尼衮布列传》,第457页。


此二人皆为格埒森扎次子诺颜泰哈坦巴图尔之后裔,崆奎之孙。《表传》六二《扎萨克多罗郡王朋素克喇布坦列传》,第430页。


《喀尔喀右翼达尔玛什里以已原为大扎萨克而在库伦伯勒齐尔会上待之以小扎萨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47-48页;《王公表传》卷六四《扎萨克多罗贝勒卓特巴列传》,第444页。


冈洋树书,第81页。


见《王公表传》卷六六《扎萨克一等台吉额尔德尼衮布列传》,第457页。


《喀尔喀右翼达尔玛什里以已原为大扎萨克而在库伦伯勒齐尔会上待之以小扎萨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47-48页。康熙十七年朝贡被记作扎萨克,《康熙十七年外藩蒙古喀尔喀来朝贡献及回赐记录》,《蒙古堂档》,卷二,第69页。


康熙二十一年《喀尔喀扎萨克图汗以封格尔岱额尔克诺颜卫征号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三,第373-374页,此即额尔克济农。


《喀尔喀乌梁海卫征诺颜以哲布尊丹巴及七旗将其命为扎萨克贡九白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59页,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参见冈洋树书,第80-81页;乌云毕力格文,第151页。


衮布,见《王公表传》卷55,《扎萨克多罗郡王衮布列传》善巴叔祖,赛音诺颜图蒙肯第十三子。


《喀尔喀昆都伦楚虎尔诺颜以得达赖喇嘛等众人之爱授为扎萨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三,第162-163页。


铁鸡年(康熙二十年)九月吉日《喀尔喀博硕克图昆都伦诺颜以获哲布尊丹巴号奏康熙帝之文》,《蒙古堂档》卷三,第418-419页。土牛年(戊午)《喀尔喀博硕克图昆都伦诺颜给达赖喇嘛请圣祖及喀尔喀汗等之信》,收于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蒙古堂档》卷三,第421页。


《喀尔喀额尔德尼扎萨克图汗以根敦岱青台吉在其父亲在世时曾欲报为扎萨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四,第346-347页。


额尔克卫征诺颜奏文中称,en čiγulγan-dur yambu yoson, aqalqu jasaγ kikü gekü-ü.”即“因本次会盟欲确定官职例,选任扎萨克”。《蒙古堂档》卷六,第60页。岱青和硕齐奏文中亦称此会“noyan-un yeke baγ-a-i ilaγamjilan yambu yoson-ban sinačilan duradulčan, yeke baγ-a jasaγ-un noyad bolγaqui-dur mani durasaqal.”即此会“提出诺颜分为大小,更新授官职规矩,授予大、小扎萨克诺颜时,我的提议”。《喀尔喀岱青和硕齐以原为大台吉而清朝待以小台吉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41,又见《喀尔喀右翼达尔玛什哩以已原为大扎萨克而在库伦伯勒齐尔会上待之以小扎萨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47-48页;以上奏文内无日期,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收于内阁,应为康熙二十五年所上的奏文。


对此次会盟有重新指定大小扎萨克之事乌云毕力格曾提及,见乌云毕力格论文第138页。


袁森坡文,第3页。


《喀尔喀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诺颜台吉等请增设扎萨克之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28-29页;满文见卷七,第115-117页。


《喀尔喀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诺颜台吉等请增设扎萨克之奏文》,《蒙古堂档》卷七,第115-117页。


《王公表传》卷六三,《扎萨克和硕亲王善巴列传》,第475页。


《王公表传》卷四七《扎萨克多罗郡王固噜什喜列传》,第343页。


《王公表传》卷六二,《扎萨克多罗郡王朋素克喇布坦列传》,第430页。康熙二十二年,《喀尔喀扎萨克图汗以以朋楚克阿喇布坦袭其父额尔德尼济农号成为大诺颜事致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三,第548-549页;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十月七日收到《喀尔喀朋楚克额尔德尼济农以袭号遣台吉朝觐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四,第40-42页。


《王公表传》,卷六四《扎萨克辅国公索诺木伊斯扎布列传》,第447页;又见卷六二《扎萨克多罗郡王朋素克喇布坦列传》,第430页。


《王公表传》卷五八《扎萨克辅国公车凌达什列传》,第409页。


《王公表传》卷六八《扎萨克一等台吉诺尔布列传》,第469页。


《王公表传》卷六四,《扎萨克多罗贝勒卓特巴列传》,第444


《王公表传》卷五七《扎萨克固山贝子车布登列传》,第401


《王公表传》卷五九《扎萨克一等台吉色棱达什列传》,第414页。


车凌衮布长子衮占为额勒济根右翼首领,号额尔德尼哈坦巴图尔,《王公表传》卷六四《扎萨克辅国公衮占列传》,第448页,又见《喀尔喀额尔德尼扎萨克图汗以请设额尔德尼哈坦巴图尔为扎萨克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八,第447-448页。而卫征哈坦巴图尔应为额勒济根左翼首领,应为巴特玛哈坦巴图尔长子额尔克布什楚琥尔的儿子斯丹津扎安珲台吉,即小丹津,见《喀尔喀岱青和硕齐以原为大台吉,而清朝待以小台吉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39-43页。见《喀尔喀卫征哈坦巴图尔以从喇嘛等获其父号请仍依前例朝贡之奏文》,《蒙古堂档》,卷三,第416-417页。康熙二十九年九月初五日收《喀尔喀额尔德尼托音台吉以请赈济米粮之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九,第282-283页。


鄂特欢萨木贝玛之子青达罕赛音默济克卓哩克图之子。乌云毕力格著《〈阿萨拉克齐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


和托辉特的两个珲台吉之一,似指多尔济岱珲台吉子额尔德尼岱珲台吉,另一辉台吉是根敦额尔克岱青珲台吉,见乌云毕力格著《〈阿萨拉克齐史〉研究》,第131页。


乌梁海的额尔克卫征诺颜,父布依玛岱青和硕齐号,右翼扎萨克图汗部。即忽兰卫征诺颜(格埒森扎第七子鄂特欢萨木贝玛之子)见乌云毕力格论文,P.145.


《王公表传》卷四九《扎萨克多罗贝勒西第什哩列传》,第353页。


《王公表传》卷四八《追封多罗郡王扎萨克多罗贝勒车木楚克纳木扎勒列传》,第349页。


《王公表传》卷六三《扎萨克多罗贝勒根敦列传》,第436页。


《王公表传》卷六六《扎萨克一等台吉哈玛尔岱青列传》,第461


《王公表传》卷五一《扎萨克一等台吉班珠尔多尔济列传》,第369页。其父班第达额尔德尼纳木扎勒来归,授扎萨克。寻卒,其子班珠尔多尔济袭。


图蒙肯赛音诺颜的儿子萨尔扎达云珲台吉,即达云车臣台吉,见乌云毕力格著《〈阿萨拉克齐史〉研究》,第135页、第138页。


《王公表传》卷五五,《扎萨克多罗郡王衮布列传》善巴叔祖,赛音诺颜图蒙肯第十三子。


诺门汗子岱青和硕齐,乌云毕力格著《〈阿萨拉克齐史〉研究》,第136-137页。


《王公表传》卷七三《扎萨克辅国公阿玉什列传》,第506页。


《王公表传》卷七四《扎萨克一等台吉图巴列传》,第514页。


《喀尔喀右翼达尔玛什里以已原为大扎萨克而在库伦伯勒齐尔会上待之以小扎萨克给康熙帝奏文》,卷六,第47-48页,《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内阁收到喀尔喀岱青和硕齐以原为大台吉,而清朝待以小台吉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39-43页。


《王公表传》卷五八《扎萨克辅国公车凌达什列传》,第409页。


《喀尔喀乌梁海卫征诺颜以哲布尊丹巴及七旗将其命为扎萨克贡九白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六,第57-60页,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康熙二十八年四月收《喀尔喀土谢图汗以第三子班第达额尔德尼故,请准其子班珠尔多尔济袭扎萨克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八,第260-261页。文中称在吉尔格郎图伯勒齐尔会盟时报了几个扎萨克诺颜都获准了,第三子班第达额尔德尼故,请其子承袭扎萨克职。


《喀尔喀额尔德尼哈坦巴图尔以进九白年贡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八,第450-451页。


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十八日收《喀尔喀额尔克阿海图巴为继其父戴青楚虎尔之功并问安等事给康熙帝奏文》《蒙古堂档》卷九,第289-290页。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五,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丁卯条,中国藏学出版社,上册,1994年,第118-119页。其余济农等于康熙二十八年十月授予扎萨克的,见前书第126页。


康熙二十八年十月初六日《康熙帝以将车臣汗旗下皆大台吉俱授为扎萨克并遣使教以法度之敕谕》,《蒙古堂档》卷八,第415-419页。


冈洋树书,第87页。


《清圣祖实录》卷一四二,康熙二十八年十月辛未条。


袁森坡文,第3-10页。



(达力扎布,男,中国中央民族大学教授)